使用手機觀看者請先拉至畫面最下方切換成完整模式才能看到完整訊息唷!!
隨著時代的轉變‧久坐的工作族群越來越多‧網路google一下"坐病" (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 就有很多工作坐太久對人體的害處相關資訊。
從矽谷到北歐‧所有設計時尚的辦公室內的上班族也都知道:站著工作大有好處。現在這股時尚健康辦公風也開 始吹往國內 ‧
為了讓久坐族可以隨意站立工作‧諸如: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電動升降桌、 手搖升降桌、手動 升降桌、自動升降桌、升降辦公桌、
升降桌五金、升降桌五金 ......等相關可以幫助坐很久的辦公族之產品也陸續在台灣市場出現。現在推薦一款
台灣本土製造的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給必須每天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它是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製造工廠
且販售的產品價格也比相關的升降桌子C/P值高很多‧桌子的單價是同規格相關產品
售價最令人親近的‧另外他們還有推出買升降桌搭配人體升降工學椅的優惠方案‧仔細打打算盤真的非常划算‧
如果是要幫自己原先的桌子改裝成可以升降的功能‧他們也提供單買升降系統的結構服務‧可以自行DIY‧也可以請他們 幫忙組裝。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這間人體工學升降桌製造工廠‧可以上他們的網站或是他們的粉絲團直接詢問!
網址:http://www.how- cheng.com/furniture/dm/study/desk/d16.htm
Green Life 升降桌 / 昇 降桌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reenlifedesk
粉絲團有蠻多他們實際販售後客人回拍的照片‧看起來是不錯的 產品‧如果你也是電腦族
或是長時間必須坐著工作者‧推薦你們可以參考這家升降桌‧想要了解的人可以
參考下面的解說‧或是直接到他們的粉絲團 https://goo.gl/xpyVus 詢問!! 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
升降桌廠家,升降桌公司,電動升降桌,手動升降桌,電動升降桌廠商,自動 升降桌,氣壓升降桌,站著辦公,升降辦公桌,昇降式辦公桌,電腦升降式辦公桌
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h1Rwt4E9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tOyBCXzas
歡迎來店 試用 觀看
◎ 台中展示店:台中市沙鹿區鎮南路2段419號
◎ 台南展示店:台南市 善化區 三民路 49-1 號
◎ 工廠地址:台南市安定區
◎ 電 話 客服 諮 詢 0912007468 侯先生
◎ 網路客服諮詢 LINE ID:poater0819 或 0912007468
E-MAIL:poater@hotmail.com
bbbbb
升降桌廠家,升降桌公司,電動升降桌,手動升降桌,電動升降桌廠商,自動升降桌,氣壓升降桌,站著辦公,升降辦公桌 ,昇降式辦公桌,電腦升降式辦公桌
[開箱文推薦這款] 無段式氣壓 升降桌幫助長時間電腦使用族輕鬆實現站立式工作健康環境 全新160x80桌板只售$17000 (另有多款尺寸請詢問)!!
推薦 只要$21000 桌+椅 多功能無段式升降桌 想站著辦公的人必備工具!!
推薦這款台灣製造C/P值高的站立工作桌‧讓健康跟著站起來‧工作效率跟著來!!
推薦必買產品 ─ 一張好的升降桌 含椅只要$21000 (台灣製造行銷全球)
2016最IN的多功能氣壓升降桌‧樸實的設計‧黑色的噴砂烤漆‧質感中的質感‧超新品!! 設計師不能錯過的好桌子!!
從(台灣)公民陳抗運動, 展望一種新的「城市治理」 的想像? !◎新一
[極光電子報]
[2016-10-07 21:58:04]
這幾個月,高雄市各種反對拆遷或建設而來的陳情自救運動,接二連三;再加上臉書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此種「個人即媒體」的特性,反高市府的陳抗聲量,一時間感覺鋪天蓋地而來。過去這些年,台灣公民似乎早已被馬邦伯養成習慣性地追逐各項社會議題打轉,但在台灣經濟衰退導致小民為了溫飽而普遍過勞的當下,利用業餘時間跟進各項公民議題,早讓此些想要關注社會公平正義的人民,陷入悲劇性的「血汗公民」的狀態中。
職是之故,利用各種社會事件所產生的危機,進而轉化成「制度性」建構的動力,並以此引領社會運作的文明化與現代化,便自然而然的成為政治治理研究中的一種核心關懷。例如,遇到「效率」的問題與危機時,儘管吾人對此有不同看法,但研究治理的學者,則常可能會把「市場化」的機制給帶入,以解決經濟效率之難題。同樣的,利用課餘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跟業餘,以跟進每一項社會議題,常常產生過勞血汗公民;因此,若能有效尋找一種能解決當前難題的治理模式,或許,很多資源跟心神的耗費,即可透由新的遊戲規則,而得到更優質與人性化的解決方案。
理論上,民主選舉透由投票賦予城市首長權力進行市政管治與建設(註一) (註二)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posts/570021296480391)。回到內文
註二:
請參見陳信安,《計畫行政程序中之公眾參與-以德國法制為中心》(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Planning Process-Focusing on German Legal Scheme)【台灣/輔仁法學/第 50 期 /257-362 頁,2015.1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2】(連結:http://www.lawbank.com.tw/treatise/pl_article.aspx?AID=P000227767)。回到內文汙染土地罔顧法規, 台塑集團從彰化 [黑] 到越南, 美國,讓台灣蒙羞 ! ◎ 黃靖軒
[taiwanjustice.com]
[2016-10-07 21:54:55]
台塑集團是台灣石化工業龍頭,然而這幾年不論在國內外都引發不少爭議。9月29日,台塑底下的台化彰化廠三張鍋爐許可證到期,由於無法再限期內向彰化縣取的展延許可,工廠被迫停止營運。為此3000名失業台化勞工10月4日向縣府抗議,請求縣長魏明谷給員工一條活路。
對此,魏明谷強硬表示「台化沒有理由留在彰化市區」。台化副董洪福源認為縣府是看上台化廠區土地,才刻意刁難。然而攤開這些年來的紀錄來看,在今年展延許可到期之前,彰化縣政府就退回台化工廠延長申請有二十八次之多。環團批評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台化這幾年確實對彰化縣帶來太多傷害。
台塑台化工廠,為何被趕出彰化?
1965年,台化公司在彰化市「牛稠仔工業用地」成立彰化廠,但環團多年批評台化排放廢水廢氣,要求縣府將其依法納入特殊性工業區嚴格管制。今年3月,彰化縣府環保局依環保署建議,認定該工業用地屬於「特殊性工業區」,要求業者須設置緩衝綠帶並增設空氣品質監測站,台化不服縣府對工業區基地面積認定標準,因此提起行政訴願。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
台化主張,工廠是在1965年設立,早於環保署1994年制定的《特殊性工業區緩衝地帶及空氣品質監測設施設置標準》,因此不適用此規定。然而環保署又於2012年修訂標準,規定若工廠擴大或變更導致「特殊性」工業類別達到4分之1,就應該依法辦理。
因此,彰化縣環保局今年3月就要求台化必須比照目前台灣列為特殊工業區的六輕、林園、臨海工業區等地,設立緩衝地帶和監測站。台化不服判決提起訴願,主張工廠內製程廠房面積未達4分之1的規定。對此彰化縣環保局和環保署認為,規則不是只看製程廠方面積,而是要看工廠整體面積。質疑若排除儲存原物料的倉庫、辦公場所等面積,企業能運作嗎?
台化彰化縣工廠程式設計師的桌子 升降桌周圍,就有超過88所學校、5萬6千名師生
彰化環保聯盟秘書吳慧君痛批,光看台化提訴願這件事,就知道是不正當的企業。她指出,台化廠有高汙染化纖產業,也有會產生重金屬等有毒空氣汙染物的燃煤發電廠,加上台化方圓5公里內就有超過88所學校、5萬6千多名師生,早就該依特殊性工業區的規定辦理,況且設置監測站對民眾有好無壞,台化如果真的是負責任的企業,為何會拒絕,還提起訴願?
當然,設置監測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根據規定,台化若被認定是特殊性工業區,必須設置11個監測站,耗資至少上億。但這些年從彰化受到的汙染來看,台化沒理由不負擔起這種企業責任。
台化彰化縣工廠(翻攝魏明谷臉書)
去年環境資訊中心去年發起了「守護農地計畫」,結果發現桃園、彰化重金屬毒害最深。目前列管中汙染農地件數最多的縣市,依序是彰化縣、桃園市、台中市。三個縣市列管農地佔全國98%。一份2011年美國發表的報告指出,美國兒童因為環境因子導致的疾病,一年經濟損失高達766億美金,例如血鉛過高、氣喘、癌症、注意力不集中等。而這些疾病全部都和彰化台化廠的燃煤電廠有關。
另一方面,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為抗議台化工廠汙染,今年9月18日也發起大遊行。聯盟理事長葉光芃醫師表示,媒是萬毒之首,台化號稱是化學工廠,但他們的汽電共生設備卻是用劣質的媒去發電,完全不合乎汽電共生原來的定義,大賺黑心錢。
註:汽電共生是把工業製造或是利用工業製造的廢熱拿來發電,達到能量最大化利用的目的。由於各種工業機具原本就會在運作中所產生的廢熱,汽電共生所發的電都是額外的收益。
葉光芃也說,全台沒有一個縣市將燃煤電廠設在市中心,台化卻在人口稠密的市區持續汙染彰化50年。當時葉光芃就呼籲,縣政府絕對不能通融台化工廠,頒發許可證。
台塑集團作為戳破王永慶神話,也讓福爾摩沙蒙羞
除了在彰化惹出爭議之外,台塑集團在國外也是惡名昭彰。今年越南政府對台塑工廠排放汙水造成魚群大量死亡,重罰台塑河靜鋼廠156億。本月2日上午,3千民當地民眾也聚集在工廠門前示威抗議,一度讓經濟部緊張,提醒當地台商注意出入安全,擔心再度爆發過去排華行動。至於在美國,台塑德拉瓦州(Delaware)廠區也因空汙和水汙染,遭當地裁罰24.1萬美元(約新台幣750萬)罰金。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台塑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傳奇故事,或許還發過豪語,說長大後要成為下一個王永慶。然而從以上這些紀錄來看,台塑的所作所為不僅戳破了王永慶神話,「Formosa Plastics」的公司英文名稱,更是讓福爾摩沙蒙羞。台塑作為台灣龍頭企業之一,應該重新學習什麼叫做「企業社會責任」。
蔡總統接受《讀賣新聞》專訪;蔡無意間傷了北京自尊;強勁美台關係有助兩岸發展;宋習會?宋:已透
[林保華部落格]
[2016-10-07 21:39:04]
總統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
公布日期 中華民國105年10月07日
蔡英文總統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針對臺日關係、兩岸關係、臺美關係及南海爭議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
蔡英文總統昨(6)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針對臺日關係、兩岸關係、臺美關係及南海爭議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
針對臺日關係,總統表示,無論是從地緣政治或以歷史角度來看,臺日雙方在實質交流與人民往來都非常緊密。總統也表示,她覺得安倍首相相當有國際視野與意志力,是熟悉區域事務與國際事務的領導人,並期待與安倍首相合作,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並促進區域和平穩定。
總統也指出,我們將會跟日本共同召開「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可望在近期內共同對外宣布會議的日程跟相關的訊息,以就雙方相關的海洋事務議題,廣泛交換意見。在經濟議題上,「我們非常期待將來有機會能夠跟日本加大合作的力道」,尤其是日本具有技術研發與品牌形象的優勢,臺灣則擁有完整的高科技及製造業的供應鏈,雙方有很大的產業合作空間。
有關兩岸關係,總統強調,「我們會有耐性,但是也希望對岸能夠展現更多的智慧」。總統重申我們在520所做的承諾不會改變,也就是我們會維持現狀,我們的善意也不會改變,希望共同解決雙方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但是臺灣跟臺灣人不會在壓力底下屈服,我們不想回到過去那種對抗的關係,希望是一種和平,而且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關係。她也呼籲中國大陸方面能回到520之後的那一段時間,雙方都可以冷靜、理性地來處理兩岸關係。
在詢及即將在11月初進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時,總統說,我們相信也期待美國仍將信守《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並就我國的國防自主提供必要的協助,強化臺灣自我防衛能力。
在南海及東海議題上,總統強調,臺灣向來主張透過多邊協商來和平解決相關海域爭端,也希望各國能夠重視臺灣是一個利害關係國,應該以平等地位被納入相關多邊爭端事務解決的機制。所以,我們希望能儘速展開多邊的對話,尤其是對於南海海域,可以透過「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式來處理。在南海的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打擊海上犯罪、人道救援與災害救援這些非傳統的安全議題上,進行有意義與建設性的對話。
談到臺灣年輕世代對兩岸議題的看法,總統說,這一代年輕人出生在臺灣、成長在臺灣,他們認同、也熱愛臺灣,而且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成長,都有自主判斷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她覺得兩岸之間如果能夠維持一個健康交流的情況,對於年輕世代在思考兩岸問題方面,會有很好的幫助,「鼓勵雙方年輕人交流是一個領導人應該有的態度」。
總統答問內容為:
問:總統對目前臺日關係的看法如何?
總統:臺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從地緣政治或是以歷史的角度來看,雙方在實質的交流也好,人民的往來也好,其實都非常非常地緊密。同時,我們也看到現在、甚至歷屆的日本政府都對臺灣保持相當的善意,尤其是現在的日本政府更積極地想跟臺灣有更多的合作來強化雙邊的關係。所以我們很高興看到的是一個有善意,願意再更進一步與臺灣發展合作關係的日本政府和友善的日本人民。
舉幾個例子來講,在我當選的第一時間,還有就任的第一時間,我們都收到來自日本政府的恭賀,尤其是安倍首相個人的恭賀訊息。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日本,在臺灣參與國際的事情,給我們很多的支持。最近一次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案子,官房長官菅義偉也公開發表支持臺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另外,在過去一段時間,雙方都發生大型的地震,尤其在日本的熊本、大分,還有臺灣南部,雙方人民都表現出非常關切而且願意協助的心情與態度,我相信這都說明兩國之間友善的關係及人民之間的親近。
問:身為一個領導人,不曉得總統您對日本首相安倍的評價如何?安倍推動的外交(政策),您又如何來看待?
總統:安倍首相在這一次就任首相之前,其實曾有幾次來臺灣,我們也有與他互動的機會,長期以來,對臺灣來講,安倍首相是一位我們相當熟悉的人,我們也瞭解他對臺灣很善意。
安倍首相是一位熟悉國際事務的領導人,在這個地區的幾個主要國家之間,他都有去拜訪,也有去瞭解,所以我覺得他是一位相當熟悉區域事務與國際事務的領導人,也相當有國際視野,以我的觀察,我覺得他是很有意志力的一位領導人。
我想,安倍首相跟我們一樣,都很想對這個區域的和平穩定做出貢獻,我們也非常期待與安倍首相在將來有好的合作,不但雙邊關係可以更進一步地強化,同時我們也可以為這個地區的和平穩定,大家一起來努力。
問:有關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前一陣子因為臺灣內部調整的關係,會議稍微延遲,不曉得在什麼樣的時間點、什麼樣的時機,會再度恢復舉行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
總統:我們跟日本一樣都是屬於海洋的國家,也因此在海洋事務上,應該有很多共同的問題,還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去發展。所以,我們對於「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這個機制,是非常的期待,也希望透過這個對話,可以就雙方相關的海洋事務議題,廣泛來交換意見,包括漁業資源養護的合作問題、海上急難救助跟海洋科學研究這些項目,其實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機制(的)啟動是有一些遲延,但在近來雙方的努力之下,近期內我們將會跟日本共同來召開「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雙方可望在近期內共同對外宣布會議的日程跟相關的訊息。
問:是不是這一個月?
總統:這個好像把我問倒了,這個可能要去問我們相關的機關。不過,據我了解,應該是在近期內,也不排除就在這個月。
問:剛剛總統提到,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機制即將討論漁業資源的養護、海洋科學研究,以及海上急難救助等議題,不曉得有關沖之鳥的漁業權、相關捕撈的權利,會不會在這次協商範圍之內?
總統:我想,在沖之鳥的議題上面,我們雙方是有一些不一樣的立場,但是做為中華民國臺灣的總統,我最關切的事情還是我們的漁權,也就是我們漁民在相關水域裡面可以進行漁業行為,而且可以自由地進行,這是我們最關切的事情。如果雙方覺得是適合的,我們也非常希望,在這一次的對話裡面,能夠把這個納入討論。
問:有關於兩岸部分,蔡政府上台迄今已經四個多月,這期間來自於中國的政治壓力以及經濟上的打壓,可說是形式越來越嚴峻。總統在上個禮拜,民進黨成立30週年之際,曾經有一封致黨員的公開信,信中表示,未來將全力抵抗來自於中國的壓力,且要盡量擺脫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朝建立健全、正常的經濟環境來努力。這個談話可以說是總統就任以來,語氣最強烈的表達方式,尤其是不屈服於中國的壓力,未來是不是仍然在這樣的一個基調來跟對岸交往?
總統:在520演講,事實上,我把臺灣社會最大的彈性跟最大的公約數,都把它具體呈現在我520的演講中。在520演講之後,有一段時間我們確實感受到,中國大陸方面是相對比較理性跟冷靜地來處理兩岸關係。
但是,在這段期間以來我們看到中國大陸,又好像回到過去這種用對臺灣施加壓力來取得政治立場上的前進,這種做法,我們覺得對雙方來講都不會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所以我近來也講,第一,對於處理兩岸的關係,我們在520所做的承諾是不會改變的,也就是我們會維持現狀。第二,我們的善意也不會改變,我們是帶著善意來面對中國大陸,也希望共同來解決我們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第三,我們也想提醒中國大陸,臺灣跟臺灣人不會在壓力底下屈服。第四,我也再一次說明,我們不想回到過去那種對抗的關係,我們希望的是一種和平,而且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一個關係。
或許這段時間,雙方之間是有一些誤解或者是錯誤的解讀,這更是讓我們覺得有需要雙方趕快坐下來,能夠做好溝通,來面對問題。我也呼籲中國大陸方面,能夠回到520之後的那一段,雙方都可以冷靜、理性地來處理兩岸關係的那個時間。我們會有耐性,但是也希望對岸能夠展現更多的智慧。
問:對臺灣而言,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目前兩岸關係的氛圍當中,總統您要如何再度帶領臺灣的經濟能夠再成長?
總統:過去有一段時間,臺灣對於中國大陸有很多的投資跟貿易,以致於我們覺得有一些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經濟的情況。不過近來我們越來越覺得雙方之間的經濟關係,不是像以前那樣是一種在結構上互補的關係;現在的關係,在結構上越來越是一個競爭性的關係。
所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要去尋找我們新的成長動能,有幾個面向在下一個階段的經濟發展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我們要去尋找在經濟結構上,跟我們在這個階段互補性比較強的國家,來強化跟他們的關係。
一方面,我們的新南向政策裡面代表的就是說,我們發現現在的東南亞跟南亞很多國家,他們經濟上在這個階段跟臺灣的經濟互補性是比較強的。另外就是日本或者歐美的國家,在研究發展上,科技及品牌的發展方面,對於我們來講,是有互補作用的這些國家,我們也要去強化跟他們的關係。
所以這種雙向互補關係的建構,再加上我們持續經營在中國大陸的這一些經濟關係,讓臺灣整體來講,在經濟發展上,維持一個平穩的基礎。這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們整體的經濟戰略布局,外界很多人想用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覺得倒也不需要過度的做政治解讀。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非常期待將來有機會能夠跟日本加大合作的力道。尤其是日本具有技術研發跟品牌形象的優勢,臺灣則擁有完整的高科技跟製造業的供應鏈,雙方是有很大的產業合作空間。
所以我們非常期待跟日本政府及日本的企業界,還有日本的民間展開全面性的對話,來尋求我們經濟上互補與合作的機會。
問:接下來請教兩岸關係,在李前總統執政的時候,曾將兩岸關係界定為所謂「特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在陳前總統執政時,也將兩岸關係用「一邊一國」的方式形容,歷任國家領導人都有他們口語表達的方式來形容兩岸之間的關係,個人知道總統您也曾經擔任過李前總統的智囊,對於兩岸之間的關係,如果要請您形容的話,您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表述?
總統:我可不可以再回到剛才的經濟問題上,再回來回答您這比較政治性的問題。我們與日本的合作關係,不只是限於現在雙方的產業合作,我們也希望在將來的新南向政策當中,可以和日本一起在東南亞、南亞尋求合作發展的機會。其實我們在新南向政策當中是希望與所有的國家都可以合作,也不排除與中國大陸合作。我們也非常期待日本,尤其是我們曾經在高鐵和一些重要的領域上都有很好的合作,所以可以共同在新南向政策上,持續地讓我們雙邊的合作關係更進一步地發展。
就兩岸關係來說,我們在很多方面與中國大陸是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就是因為這樣子,所以在520演講裡面,我們試圖以最大的善意來縮短雙方之間的差距。
其實兩岸關係是一個演進的過程,所以我們在520的演講裡面也特別強調,我們會在既有的歷史事實與政治基礎上,來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現狀,而且也會依據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相關的法律來處理兩岸的事務,這樣的說法其實對於兩岸關係當中重要的內涵,已經做了重要的闡述。
也就是說,政府會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溝通協商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我們認為,回歸到這個歷史事實是我們回應中國大陸訴求的重大善意表示。我們也呼籲中國大陸方面放下歷史包袱,透過不設前提且建設性的溝通與交流往來,化解雙方之間的分歧。
問:接下來請教有關南海與東海相關的問題,特別是中國大陸在海洋方面的活動,可以說所有的作為愈來愈積極,包括主權的主張,要如何讓這兩個區域能夠降低緊張,能夠用和平方式來解決,不知道總統有何看法?
總統:臺灣向來主張透過多邊協商,來和平解決相關海域爭端,也希望各國能夠重視臺灣。我們是一個利害關係國,也應該以平等的地位被納入相關多邊爭端事務解決的機制。所以,我們希望能儘速展開多邊的對話,尤其是對於南海海域,可以透過「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式來處理。
我們在南海的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打擊海上犯罪、人道救援與災害救援這些非傳統的安全議題上,我覺得大家可以坐下來,進行有意義與建設性的對話。
我們已經對太平島展開強化的作業,希望讓太平島可以變成是一個人道救援、科學研究的基地,也可以和其他國家共同合作。
問:想請教與美國有關的問題。美國在下個月即將進行總統大選,新總統將在明年一月產生,美國新政府採取的外交與安全保障相關政策相信對臺灣安全也會有極大的影響,但是近幾年美國在對臺灣關係上,似乎有諸多過度考慮中國大陸的傾向,特別歐巴馬政府也沒有賣比較先進的武器給臺灣,例如新型戰鬥機或柴油潛艦等技術,所以身為三軍統帥的您,對於現在中國軍事力量及臺灣防衛力量的評估,以及未來與美國新政府在安全保障上採取的合作措施為何?
總統:無論哪一位候選人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我們都期待他維持這個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同時也會持續履行在臺灣關係法下的這些責任,也能確保六項承諾不會被遺忘。
另外在國防方面,我們的國防自主防衛精神,是在發展國防上非常重要的一項原則。我們基本上朝三個方向來做:第一,就是要提高軍人的士氣與尊嚴,並且強化對軍人的軍事訓練,讓他們有能力來面對現代的戰爭,而且能使用先進的軍事裝備。
第二,除了持續外購先進的軍事裝備外,我們也要大力提高自製的能力,來達成國艦國造與國機國造的目標;第三,在現代戰爭裡面絕對不能忽視的那一環,就是資通電的作戰能力,這方面也是我們在現階段要去聚焦且加強戰備能力的地方。
我再講一次,無論美國將來下一任政府,是由哪一位來執政,我們相信也期待美國仍將信守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並且就我們的國防自主提供必要的協助,讓我們的自我防衛能力可以強化。
問:在民主化浪潮之下,臺灣有所謂「天然獨」的世代出現,認為中國是中國、臺灣是臺灣,臺灣意識比較強烈一點,對於所謂「一個中國」他們也採取比較反彈的態勢,對於這群世代的想法,您的看法如何?以及兩岸的領導人要如何面對這群世代的出現,而又能營造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總統:我想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其實他們出生在臺灣、成長在臺灣,他們認同、也熱愛臺灣,對臺灣的認同與熱愛,是他們在生命經驗裡面形成的一種自然的人性,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而且他們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成長,都有自己的自主判斷能力,也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他們接受的是他們可以認同的價值,而不是像以前是被教導的價值。這些年輕的世代,不能夠把一個既有的想法與價值加在他們身上,而要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去形成自己的看法,也絕對不會是領導人要求他們去接受某一種價值。
但是這些年輕人的好處是,他們對很多事情都採取一個開放的態度,也可以接受多元的價值、多元的文化。所以我覺得兩岸之間如果能夠維持一個健康交流的情況,讓臺灣的年輕人可以親身觀察體驗中國大陸的情形,也讓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來這裡走走看看,我相信對於他們在思考兩岸問題方面,會有很好的幫助。我想,鼓勵雙方年輕人交流應該是一個領導人應該有的態度。
------------